我算是非常~非常愛打電動的人。
從小時候接觸紅白機開始,問我擁有過哪些主機?不如問我「沒有」擁有過哪些主機?
這樣回答起來的清單會短一點。
電玩實在是非常傷的花費,還是小鬼的時候,要靠不吃飯或是偷錢才有辦法買喜歡的遊戲。
畢竟一片遊戲少則一千,多則兩三千,更不用說遊戲主機,便宜的七八千,新出的貴到暴,兩萬一台也是稀鬆平常。
累積算起來,紅白機+超級任天堂+磁碟機(無數的磁碟片)+PS (無數的台片)
接著居然跳過PS2,買了Nintendo 64開始了貴松松的正版遊戲之路,其實正版遊戲玩起來不會比盜版的有趣到哪。
畢竟內容都是一樣的,在沒有版權這個概念的小時候,當然是挑便宜的買。
而N64是非常冷門的主機,沒有台片只能被逼著買正版卡夾。
雖然說遊戲內容玩起來都一樣,但是掏錢買正版遊戲時,心中的那股悸動,是心痛還是滿足呢!?
同時除了玩遊戲之外,隨著經濟能力的許可(賺錢力量大)買遊戲還多了收藏的一層意義。
遊戲買回家沒拆封,或是拆封但是沒玩到全破,是很常見的事情(歎氣)。
接著又買了GameCube,跟N64相比依然很冷門(在台灣而言),同樣都是任天堂出的主機,我很愛這一味。
而且特殊的8cm規格光碟片,使得盜版魔手沒有染指到。
N64+GC這兩台主機的遊戲費用加起來,估計應該花了有10~15萬左右(好恐怖,不敢細算...)
尤其GC我大概是腦袋有洞或是怎麼樣,居然買美板的主機,所以只能買美板的遊戲片,導致價錢更貴。
之後就比較簡單了,錢越賺越多,加上人生沒什麼目標,又不會理財的三重因素之下。
結果就是遊戲機越買越多,遊戲片更不用說,一片遊戲1390根本不放在眼裡。
導致現在,現役有在玩的主機就有Wii,PS3,XBOX360,PSP跟NDS,阿~還有一台iPod Touch 4。
光是看這些清單,只能怨歎時間不夠用,遊戲玩不完,因為除了打電動之外,還有PC這個無底深的平台。
這些主機都有一定的年份,其中買最久的要算是XBOX360,估計是2006年春天的時候。
在新竹租屋工作,下班沒事,於是去買了一台熱騰騰的新主機回家玩,一玩就是三年。
過了三年,它居然沒壞!
因為第一批的主機,故障率很高,普遍的認為是高達60%的高故障率。
這個高度,讓日本商家宣布不賣,因為不能把有問題的商品賣給客人。
微軟也因為搞了好久,光是維修跟換貨還有保固延長,弄的人仰馬翻。
後來隨著製程慢慢的進步,主機漸漸穩定了下來,可我的初代機依然頭好狀狀,操不壞。
我曾經故意用毛毯把他整台包的密不透風,然後開機跑賽車遊戲的demo想讓它燒機,
這樣就能送回去微軟換一台新的回來,結果整個房間都是燒焦味了,它還是不壞...
我也不忍心繼續虐待它,就這麼玩了三年,物盡其用。
去年(2010)秋天,微軟終於推出了新設計的主機,看起來還蠻不錯的。
配合上同期主打的大作「瑞曲之戰」,推出了限量版的同款主機。
沈穩的銀色塗裝跟超屌的手把(附2隻),完全有打到我的要害。
看著舊舊的初代機,雖然還能用,但也該換一台了,就這麼刷卡敗了下去。
一開始都玩得很開心,雖然遊戲好不好玩跟遊戲機長什麼樣子沒有直接關聯,只能說是一個「爽」字。
但最近發現新買的主機有挑片的情況,同樣的遊戲舊的初代機可以讀取,新的瑞曲機卻不行??
為此發了文章到巴哈姆特的討論區,同時把主機送修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8P49aOGDqE
兩天後拿回來,發現還是挑片(無力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W8AYgHj4Ag
微軟~~我要抱怨呀~~~換台好的回來吧~~~~!